(本文1913个字,大概阅读时间4分钟)
导语: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专业能力是不会有太大的区别的,公司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往往更看中自身的学习能力,追求上进,才能不断进步,在这个不断更新换代的社会里跟上步调,也才能为公司带来利益。
也许可以说,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博弈就已经开始了。大学的所有实践,不管是什么方面的学习都会成为后期的养分。而当真正临近毕业的时候,以那些积累为基底的东西则是你拿去博弈的资本。而自己如何去面对这场博弈,也会影响你的外在表现。当现实到来时,我真的焦虑了。
如果要我回忆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对毕业的焦虑,我突然发现很难去想一个具体的时期。可能是在投了很多简历却没有得到什么通知的时候,也可能是在即使面试了却又没有了下文的时候。被吓了几年的“毕业等于失业”,终于开始初见其齿爪,这时候的恐惧会突然一下子汹涌而来,让人感觉前一天还尚有信心的姿态真是一种罪恶。
我该坚守我吗?
年后“金三银四”——找工作大浪潮来了,为了不错过这样的一个巨浪,各个招聘网站的浏览界面充斥着整个电脑屏幕,极力搜索一切的可能。那些琳琅满目的职业类别,强大的专业或是经验的要求很容易把学历普通的应届生卡在门外。
所以有那么一两天,我投简历的心态是有些不择手段的——把标准无限降低,因为我突然觉得我好像只能做最底层的事情了。这样的海投和漫无目的近乎自暴自弃地降低自我价值,让我陷入了另一种反思:我到底,对这个社会来说算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我又想从一份职业里面获得的是什么?
万千面试大军中刚开始爬行的每一个人,很多时候想着如何展示自己,告诉面试公司,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够做什么。但总是很容易忘记自己需要得到的是什么,未来的规划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岗位是不是能为自己未来的实现打下基础。在和HR交流的过程中,其实自己心里也在博弈,暗自匹配岗位和自己的内心需求,倘若HR是公司派来测试面试者能不能基本胜任职位,那么面试者自己就是判断岗位能否为自己带来所需要的提升和价值的最佳人选。
海投海面便成为这段时间的主旋律。但有的时候又会陷入一种沉着,那种以为面试机会尤其是复试机会等同于被录用的安全感,仿佛自己已经找到了归属的尘埃落定。
我想也许让不少求职者无奈甚至抓狂的一个现象就是“等通知”,等一个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回应,自己见证了从第一天的从容到第二天的自我宽慰,再到第三天的心焦和后来的放弃。尤其是新求职人——那些经验稀少的新新社会人,很容易把模糊的、不置可否的回复当成是许诺和定局。
擦拭迷雾
在后来和同学聊天里,我说:“我走了好多弯路,才发现其实我也没把自己逼的很死,除了我最想做,但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水平去实现的事,其实我还有第二第三想要并且非常愿意从事的事。”之前的浮躁让我好像雾化了自己的视觉,现在我把他擦拭干净了再去探寻。
回想一直以来梦想要从事的事业,其实都是一个非常大范围的行业,其中还有着非常广阔的分支和领域,而这些领域有的是看似不属于整个行业的,然而行业发展通常是多元而辐射性的,就像集中性非常高的专业行业公司也同样需要人事、财务、行政等等这种人员,不少看起来专业性的企业也辐射出很多发散性的分支。
这些分支也会涉及到别的相关行业的内容,比如教育方面的企业也会涉及出版内容并且设立相关的机构,这样就跨越了不同的专业。很多企业对于自身的具体定位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进行和自身的发展,还会不断拓宽领域,而这些就需要很多不同方面的技能,对于求职者来说也同样拓宽了职业选择的视线。
因此,不要死死盯着某一个单一类型的企业不放,通常专注性很高的企业,要求也会更高。我开始反省我所想进入的领域,其实是非常宽广也可以互相结合的领域。原本觉得这个行业是我所喜欢做的事情,便一头扎进去,结果发现其实自己距离每一个专业性工作都差很多。
于是我开始把眼界的专注性化作普适性,把“眼高手低”的可能性降到尽可能的低,而视线也从而得到了松弛和拓展。找寻一些交叉性的工作种类和公司,从中挑选一些和自己专业或者兴趣相关的内容。就有了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给自己更准确的定位
我突然发现其实社会里存在着太多机会,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专业能力是不会有太大的区别的,公司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往往更看中自身的学习能力,追求上进,才能不断进步,在这个不断更新换代的社会里跟上步调,也才能为公司带来利益。
而对于求职者自身来说,也不妨退而求其次,往后退一步会发现原来身边就有更加辽阔的领域,那些更新颖的,更有普遍性的,并且兼容学习空间和进步前景的地方,它也许联接着你熟悉的好些领域。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注重经验的积累和平台的发展机会。任何工作都有它的价值,只要能做好眼前的,每一步都打下扎实的基础,给自己一个很好的交代,这样也能使自己得到提升。
|